龙阳伟业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中国政协】告别“城市看海”,与水和谐共生 发布时间:[ 8/3/2017]  图文来源:《中国政协》

  入汛以来,一场场暴雨又让许多城市成了“水上漂”,城市规划这个老问题又一次引起人们的热议。如何告别“城市看海”?这成为大家共同的期待。


问题在“面子”,根源在“里子”


  “城市看海”固然与恶劣的自然天气有关,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方面存在偏差。许多委员和专家都指出了问题所在。


  “在破解城市内涝顽疾的道路上,或许最缺的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要矫正城市管理者重‘面子’轻‘里子’的畸形政绩观。”全国政协委员赵韩呼吁对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等“良心工程”一定要深谋远虑。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刘勇看来,城市表面上看,都是富丽堂皇的,但真正到了考验市政建设维护水平的时候,就露出了难堪的马脚,一遇暴雨就“看海”。刘勇认为,城市只有具备了强大的“良心工程”,才能保住“面子”,“一旦在地下管网建设这项良心工程上出问题,会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失去安全感、舒适感,哪还有面子可言?”


  政府有关部门对此也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5月25日,住建部召开《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吹风会。规划指出,要加快对城市易涝点的整治,对城市易涝点的雨水口和排水管渠进行改造,科学合理设置大型排水(雨水)管廊。


  无独有偶。


  6月6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7年会”,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也提到,雄安新区的发展将建设21世纪的地下管廊式基础设施,把城市交通和水、电、煤气供应、灾害防护系统全部放在地下,以高铁、车站、市内交通等为例,均会置于地下,而地上部分将让给绿化、让给人行道。


  地下管廊,再度成为热点。


  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下管廊与城市排水能力密切相关。修建地下管廊,并将雨污水管道修好,能够缓解城市内涝。”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周玉文告诉记者。


  其实,早在2013年9月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地下管廊概念,以期破解内涝顽疾,被人们寄予了厚望;2014年10月住建部提出具体要求,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住建部就发布《关于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城市排水防涝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协同推进。”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要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全国政协也一直非常关注,曾于2016年4月专门赴海南调研地下综合管廊试点情况。


  “加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百年大计,也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投资方向。把各种地下设施都引入地下综合管廊,相当于在地下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只要是铺设在城市地下的管线,供水、污水、强电、弱电、燃气、暖气、光纤等都要从管廊中通过。将有效节省地下空间资源,拉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城市的整体景观。”刘勇列数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好处。


  在委员和专家看来,让看不见的“地下管廊”重新构筑城市的“良心”,不仅是破解内涝顽疾的必由之路,更是事关民生的百年大计。


筑牢“里子”,撑起“面子”


  2017年我国将新开工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必须要建,早建比晚建有利。然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构成因素错综复杂,又与百姓生活和城市安全息息相关,科学的规划、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政策、充足的资金和排除万难的决心,缺一不可。


  “地下综合管廊从分段建设到最后连接成网,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就盲目开工建设,将会造成巨大浪费。” 刘勇建议,在建设之初就做好规划和预算,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同时,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最好明确牵头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维护,把“良心工程”做细做好。


  地下综合管廊怎么建?建多大才合理?这都是试点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应该在现有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出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导则,制订相对统一、更加具体的技术标准,以更好地指导各地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否则很容易‘走歪’。”全国政协委员卢天锡建议,在加快试点工作并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应加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给建设、管理等各方以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而最让大家关心的还是地下管廊的质量问题。


  地下管廊是为了排涝,但同时也要防水,这就需要与水和谐共生。


  地下管廊作为城市地下设施动脉工程,所有的管线通信燃气等都放在里面,它的安全自然非常重要,但渗漏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地下建设工程的质量通病,杜绝管线长期被渗漏水浸泡现象,解决好防水问题是综合管廊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地下管网由于它是隐蔽工程,质量安全隐患非常多。目前,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渗漏率多的达到30%,这是非常大的隐患。大量的水,通过管网的渗漏,通过地下空间的渗漏,会把大量的泥沙带走,形成大量的塌陷,构成大量的工程隐患。”全国政协常委赖明告诉记者,地下工程质量,包括我们的管网,的的确确可能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将要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最近几年,由于地下泥沙流失带来的地面坍塌及工程安全问题,其实已经在加快发生了,这个危害非常大,我们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

随着综合管廊建设的大步推进,地下空间在开发的规模、范围、体量将会快速增加。这种战略布局,固然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的一次系统性弥补,但在中国当前建筑质量不高的背景下,综合管廊的工程建设质量将是决定该国家战略能否达到战略预期的重要因素。然而,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地下渗漏问题并不乐观,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属于隐蔽性工程,平日大家不太注意,出现的问题也不易察觉,正因如此,隐蔽性工程一旦发生质量问题,通常难以逆转修复,将造成更大的损失与危害,因此更应该引发重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地下渗漏问题。因为地下渗漏首先反映的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本身不密实,存有孔洞、缝隙等质量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渗漏水还会对地下结构进行二次侵害,造成钢筋锈蚀、混凝土劣化等重大安全问题产生。因此,综合管廊的地下渗漏问题如果得不到应有重视,其所引发的地下结构断裂毁损、地面塌陷、大面积的停水、停电和通信中断,不仅会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也将为城市安全埋下巨大隐患。”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辰悦表示。


  “要在渗水的同时搞好防水工作,把水渗漏到合适的地方,渗漏到地下去,就可以把这个水储存下来,管廊则不能让它渗水进去,而且要搞好防水。”中国建筑业协会质量分会会长杨嗣信说,现在全国57%的工程存在地下渗水的现象,如果防渗漏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反之,如果搞好防护把渗漏的水都集中起来,则会起到双赢的效果,既节约了水,又保护了地下工程,有利于缓解排水防涝的问题。


  如何做好综合管廊的地下防水工程,王辰悦建议,首先,在认识上要高度重视综合管廊的地下防水工程质量,尤其是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工程质量,将综合管廊的地下防水工程上升到和地下结构工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综合管廊作为百年工程,其防水工程保障年限也应该得到相应提高,使地下防水工程与综合管廊结构寿命更加匹配;除此之外,综合管廊的地下防水作为一项繁冗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时,应从源头入手,对防水工程中勘探、建筑与结构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参与建设的相关方应各司其职、协同合作。”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地下隐蔽工程的安全是整个城市的“里子”。“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这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李克强总理的告诫值得我们深思。


  • 企业动态
  • 视频资讯
  • 市场声明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中国政协】告别“城市看海”,与水和谐共生 发布时间:[ 8/3/2017]  图文来源:《中国政协》

  入汛以来,一场场暴雨又让许多城市成了“水上漂”,城市规划这个老问题又一次引起人们的热议。如何告别“城市看海”?这成为大家共同的期待。


问题在“面子”,根源在“里子”


  “城市看海”固然与恶劣的自然天气有关,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方面存在偏差。许多委员和专家都指出了问题所在。


  “在破解城市内涝顽疾的道路上,或许最缺的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要矫正城市管理者重‘面子’轻‘里子’的畸形政绩观。”全国政协委员赵韩呼吁对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等“良心工程”一定要深谋远虑。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刘勇看来,城市表面上看,都是富丽堂皇的,但真正到了考验市政建设维护水平的时候,就露出了难堪的马脚,一遇暴雨就“看海”。刘勇认为,城市只有具备了强大的“良心工程”,才能保住“面子”,“一旦在地下管网建设这项良心工程上出问题,会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失去安全感、舒适感,哪还有面子可言?”


  政府有关部门对此也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5月25日,住建部召开《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吹风会。规划指出,要加快对城市易涝点的整治,对城市易涝点的雨水口和排水管渠进行改造,科学合理设置大型排水(雨水)管廊。


  无独有偶。


  6月6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7年会”,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也提到,雄安新区的发展将建设21世纪的地下管廊式基础设施,把城市交通和水、电、煤气供应、灾害防护系统全部放在地下,以高铁、车站、市内交通等为例,均会置于地下,而地上部分将让给绿化、让给人行道。


  地下管廊,再度成为热点。


  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下管廊与城市排水能力密切相关。修建地下管廊,并将雨污水管道修好,能够缓解城市内涝。”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周玉文告诉记者。


  其实,早在2013年9月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地下管廊概念,以期破解内涝顽疾,被人们寄予了厚望;2014年10月住建部提出具体要求,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住建部就发布《关于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城市排水防涝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协同推进。”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要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全国政协也一直非常关注,曾于2016年4月专门赴海南调研地下综合管廊试点情况。


  “加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百年大计,也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投资方向。把各种地下设施都引入地下综合管廊,相当于在地下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只要是铺设在城市地下的管线,供水、污水、强电、弱电、燃气、暖气、光纤等都要从管廊中通过。将有效节省地下空间资源,拉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城市的整体景观。”刘勇列数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好处。


  在委员和专家看来,让看不见的“地下管廊”重新构筑城市的“良心”,不仅是破解内涝顽疾的必由之路,更是事关民生的百年大计。


筑牢“里子”,撑起“面子”


  2017年我国将新开工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必须要建,早建比晚建有利。然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构成因素错综复杂,又与百姓生活和城市安全息息相关,科学的规划、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政策、充足的资金和排除万难的决心,缺一不可。


  “地下综合管廊从分段建设到最后连接成网,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就盲目开工建设,将会造成巨大浪费。” 刘勇建议,在建设之初就做好规划和预算,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同时,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最好明确牵头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维护,把“良心工程”做细做好。


  地下综合管廊怎么建?建多大才合理?这都是试点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应该在现有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出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导则,制订相对统一、更加具体的技术标准,以更好地指导各地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否则很容易‘走歪’。”全国政协委员卢天锡建议,在加快试点工作并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应加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给建设、管理等各方以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而最让大家关心的还是地下管廊的质量问题。


  地下管廊是为了排涝,但同时也要防水,这就需要与水和谐共生。


  地下管廊作为城市地下设施动脉工程,所有的管线通信燃气等都放在里面,它的安全自然非常重要,但渗漏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地下建设工程的质量通病,杜绝管线长期被渗漏水浸泡现象,解决好防水问题是综合管廊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地下管网由于它是隐蔽工程,质量安全隐患非常多。目前,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渗漏率多的达到30%,这是非常大的隐患。大量的水,通过管网的渗漏,通过地下空间的渗漏,会把大量的泥沙带走,形成大量的塌陷,构成大量的工程隐患。”全国政协常委赖明告诉记者,地下工程质量,包括我们的管网,的的确确可能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将要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最近几年,由于地下泥沙流失带来的地面坍塌及工程安全问题,其实已经在加快发生了,这个危害非常大,我们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

随着综合管廊建设的大步推进,地下空间在开发的规模、范围、体量将会快速增加。这种战略布局,固然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的一次系统性弥补,但在中国当前建筑质量不高的背景下,综合管廊的工程建设质量将是决定该国家战略能否达到战略预期的重要因素。然而,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地下渗漏问题并不乐观,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属于隐蔽性工程,平日大家不太注意,出现的问题也不易察觉,正因如此,隐蔽性工程一旦发生质量问题,通常难以逆转修复,将造成更大的损失与危害,因此更应该引发重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地下渗漏问题。因为地下渗漏首先反映的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本身不密实,存有孔洞、缝隙等质量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渗漏水还会对地下结构进行二次侵害,造成钢筋锈蚀、混凝土劣化等重大安全问题产生。因此,综合管廊的地下渗漏问题如果得不到应有重视,其所引发的地下结构断裂毁损、地面塌陷、大面积的停水、停电和通信中断,不仅会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也将为城市安全埋下巨大隐患。”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辰悦表示。


  “要在渗水的同时搞好防水工作,把水渗漏到合适的地方,渗漏到地下去,就可以把这个水储存下来,管廊则不能让它渗水进去,而且要搞好防水。”中国建筑业协会质量分会会长杨嗣信说,现在全国57%的工程存在地下渗水的现象,如果防渗漏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反之,如果搞好防护把渗漏的水都集中起来,则会起到双赢的效果,既节约了水,又保护了地下工程,有利于缓解排水防涝的问题。


  如何做好综合管廊的地下防水工程,王辰悦建议,首先,在认识上要高度重视综合管廊的地下防水工程质量,尤其是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工程质量,将综合管廊的地下防水工程上升到和地下结构工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综合管廊作为百年工程,其防水工程保障年限也应该得到相应提高,使地下防水工程与综合管廊结构寿命更加匹配;除此之外,综合管廊的地下防水作为一项繁冗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时,应从源头入手,对防水工程中勘探、建筑与结构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参与建设的相关方应各司其职、协同合作。”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地下隐蔽工程的安全是整个城市的“里子”。“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这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李克强总理的告诫值得我们深思。


微信公众号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扫码关注